谁是孩子的未来
- Details
- Category: 每日一贴
- Published on Friday, 10 November 2017 07:47
- Written by 宁波心理咨询
- Hits: 1287
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,好学的家长还经常学习各种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当然,这不是坏事。但是,心理学认为,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为重要!
“性格决定命运”的论断被很多人认可,性格又是什么决定的呢?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,性格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。也就是说,性格是受社会和环境影响的,有一定可塑性的。极端解释为:你给孩子怎样的环境,孩子就有怎样的性格,才决定孩子有怎样的命运。
幼儿期的依恋关系是孩子生命的底色,渐渐长大所形成的亲子关系,是人一生中的起点和“模板”,它与我们的婚姻、事业,以后的家庭亲子模式,存在着必然的联系,并有一定的相似性。
未老先衰要不得
- Details
- Category: 每日一贴
- Published on Tuesday, 07 November 2017 03:49
- Written by 宁波心理咨询
- Hits: 1278
“老喽,不中用了”这是一些中老年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我们对衰老的一种表达。当然,每个人都会渐渐衰老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但是,如果生理上的微妙变化,导致心理迅速或提前变老,那么,是不是算得上未老先衰了呢?
近日,有调查数据显示,中国的45岁~55岁人群中,约有51%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进入老年,有三成的人想到自己变老时心情沮丧。而在国外的调查发现,他们对老年感的年龄远远高于中国人,甚至有些认为到80岁才算老年人。
在实际的生活中,中国人在老年感的认识上与国际的标准的确有些差异。国际上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,45岁~54岁的人为中年人。而中国人却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称老了。
人际距离知多少
- Details
- Category: 每日一贴
- Published on Thursday, 02 November 2017 06:40
- Written by 宁波心理咨询
- Hits: 1234
“距离产生美”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,人与人的相处需要距离,距离不尽能产生美,而且还有助于人际关系。过于的亲密或疏离,会让人觉得别扭。所有,人际距离在适当的范围里,才是一种最美的状态。爱德华·霍尔博士提出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距离大概有四种,而人际关系是决定人际距离关键要素。
第一种:亲密距离:0厘米~50厘米作为人们的亲密距离,适合亲密的爱人、家人,或关系特别亲密的知心朋友。
第二种:个人距离:50厘米~120厘米作为个人距离,50-80厘米的是与熟人交往的距离。80-120厘米,是任何熟悉的朋友可以进入的距离。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。
第三种:社交距离: 1.2米~3.7米是一种社交距离,是人们在工作环境或聚会等社交场合的距离。
第四种:公众距离: 3.7米~7.6米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。
成长需要榜样
- Details
- Category: 每日一贴
- Published on Friday, 27 October 2017 06:21
- Written by 宁波心理咨询
- Hits: 1304
一位焦急的父亲对咨询师说:我的儿子情绪非常糟糕,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,在学校里和同学也相处不好,都已经上高中的人了,没有一个好朋友,休息日整体都躲在家里,我看着着急啊,说他几句,他要不关起们来不理我们,不要就跟我们大吼大叫。小时候倒还是蛮听话的,就是比较内向。
听着这位父亲的讲述,咨询师不禁为这孩子担心起来,同时思考着。待这位父亲话音落下,长长的叹了口气,低下头的时候,咨询师开始了引导性问话。
经交流后得知,平时在生活中,这位父亲的情绪就非常的不稳定,脾气很大,其妻子只能谦让着他,家里的事都有他说了算。